媒体关注
宁波诺丁汉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宁波英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
最新动态

《浙江日报》 产教融合提速 服务地方经济 

浙江省机电集团(省职教集团)激活高技能人才培育“生态圈”

职业教育既关国计也是民生。职业教育作为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贡献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同时,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长效性和不可替代性。1952年10月25日,浙江省杭州工人技术学校(浙江省机电集团所属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成立,至今已七十载,一家国有企业对职业教育跨越世纪的坚守和推动,让人肃然起敬。承前启后,浙江省机电集团将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至集团战略高度,于2016年11月15日组建浙江省职教集团,拉开集团化办学工作序幕。

省职教集团秉承“创新、开放、融合、共赢”的集团化办学理念,有效整合职教资源,秉承“以行业为背景的集团化办学思路”,发挥行业办学优势,聚焦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集团化办学活力;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聚焦开放办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今年,集团5家教育单位招生210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数63000余人,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开放融合多元聚力

推进集团化办学走深走实

浙江省机电集团与省职教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构建了“核心层、紧密层、战略合作层”三层次集团成员关系,采用理事会为议事机构、执行理事会为决策机构、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智囊团的运作模式,定期召开理事会会议、执行理事会扩大会议、专题工作会议等,快速协调、决策各类集团重大发展事宜。围绕日常运行与决策机制、利益协调与共享机制、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陆续出台《集团章程》《成员院校管理纲要》《关于执行理事会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成员院校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使相应工作导向清晰、有章可循,进一步保障了系统内部的科学高效运转。

浙江省机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成立20多年来,一直深耕制造业及制造服务业,探索创新集团化办学,着力推动产学研和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形成了一体化服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品牌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特色优势。特别在教育资源方面,集团拥有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举办了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等知名院校和浙江工匠培训有限公司,具备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和技师、技能培训等多层次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积极助力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

促进集团内校企合作迈向深度融合。集团所属浙江新联民爆器材有限公司、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和浙江工匠培训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开设“新联民爆订单班”,并开展新联公司员工培训;新联公司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联合挂牌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运达股份与浙江建设技师学院开设“风电订单班”,联合培养风电行业紧缺人才。推动有关教育单位与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机械工业联合会等共同谋划推进集团先进制造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围绕先进制造产业战略发展方向和共性技术需求,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集团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签订教育帮扶战略合作协议,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与景宁县政府共建“浙江建设技师学院景宁民族分院”,去年首批招收工程造价、建筑施工、电梯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150余名学生,今年招收新生182人,促进当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景宁县的职教规模和质量,为民族地区职教精准帮扶构建了“机电模式”,做好教育“缩差共富”大文章。

如今,集团所属的四所职业院校各具特色,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已成为集团的一张金名片。

深化产教需求对接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浙江省机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集团充分发挥‘一头连着院校,一头连着企业’的先天优势,把深化需求对接、优化资源布局、创新教育组织形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推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构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

“以行业为背景的集团化办学思路,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天生的基因。”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星岳表示,职业院校要通过产教融合,增强专业设置上的前瞻性。回顾学院的发展历程,从国家示范校到浙江省高职重点校再到国家“双高计划”A档校,致力以“校企协同、三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融通、四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化)赋能”为构架,打造一流的创新实训基地,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科研与技术服务、生产“五位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30余个,并与浙大中控、上海大众等头部企业建立了140余家紧密型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训一体的人才闭环培养结构。

从2020年起,学院开始探索构建“数字化+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定位从面向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人才素质从单纯的技能型向“技能+数字化”复合型转变,全面推进各专业数字工匠的精准培养。

让贺星岳自豪的是,不少的高职院校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拥有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高职院校却只有一所,这就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的“智能控制技术教师团队”于2018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教师团队”于2021年入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从入选教师团队看,学院在智能控制、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方面行业领先,智能方面的专业是王牌专业。

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搭建职业教育一体化协同发展平台,集团受省教育厅委托,牵头组建长三角智能制造职教集团,联合上百家高端智能制造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同培养高素质智能制造行业人才,相关工作被中央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与浙江科技学院共同发起成立的“浙江省数字化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被省发改委确定为省级产教融合联盟之一;联合物产中大、建投集团、浙能集团共同组建浙江省省属企业产教融合联盟,旨在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体系,使教育链在产业链上“跑起来”。

在产教融合项目策划推动方面,与浙江省能源集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浙江能源学院”,并完成首届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经过双向选择,部分毕业生顺利入职浙江省能源集团。在加速义乌市光电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为了更好地解决用工困难问题,推动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与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合作成立“义乌信息光电学院”,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学校办在工业区里,为高新区企业培养工匠,从长远角度解决企业的用工需求。

汇聚产学研资源

打造工匠终身教育平台

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大国工匠,建立高技能人才全生命周期培养体系,推动社会服务实体化项目平台建设,集团联合成员单位共同成立浙江工匠培训有限公司(浙江工匠培训学院),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与集团合作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能人才智库,立足工匠学院开展实体化运作。与嘉兴南湖学院围绕国企党建、职教党建等板块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开展国企、职教领域的红色课程研发和培训开发工作。依托集团内部优势资源,工匠学院与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共建工匠学院义乌分平台,服务区域工匠人才培养。

这方面,浙江建设技师学院以高端引领培育行业高精尖人才出彩出色。学院院长钱正海介绍,学院从2014年开始接触世界技能大赛(简称“世赛”),逐渐从跟跑者、并跑者发展为专业领跑者,在世赛中取得了一金一银一优胜的优异成绩。同时,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学院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竞赛参赛和选手培养经验,更锻炼了一大批教练专家和骨干教师。

在世赛的推动下,与大赛项目相关的专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学院优势专业、重点专业、品牌专业,教学质量大幅提升,高端人才不断涌现。近5年先后培育了17名全国技术能手、3名全国青年岗位能手、5名浙江省技术能手、1名浙江杰出工匠、3名浙江工匠以及3名浙江青年工匠。

值得一提的是,集团努力构建教育资源和区域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缓解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成效显著。据了解,今年集团所属的四所职业院校有应届毕业生9800余人,在面临疫情影响、经济下行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多措并举推进整体就业势头喜人。截至6月,毕业生就业率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95.13%,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88.33%,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98.8%,浙江建设技师学院98.7%。

近年来,集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被省发改委确定为浙江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并被推荐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产教融合优秀企业奖、获“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领域产教融合骨干企业”。

集团新的目标是:到2025年,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工作取得标志性成就,全国优质技工院校建设取得标志性成就,全国有影响力的世赛国家集训基地建设取得标志性成就……

浙江省机电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围绕集团“双一流”工程建设,在浙江省“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中,将紧密对标对表国际国内一流,以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决心,全面贯彻“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战略部署,加速构建高技能人才“蓄水池”,激活高技能人才培育“生态圈”,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浙江篇章提供更多人才支撑。

本版图片由浙江省机电集团(省职教集团)提供

媒体链接:http://zjrb.zjol.com.cn/html/2022-10/21/content_3595066.htm

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