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宁波诺丁汉大学
浙江万里学院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浙江宁波英伦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浙江省万里教育集团
最新动态

荣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

《现代金报》一粒宁波葡萄的“成长史” 见证吴月燕教授团队三十载研究之路



吴月燕教授(中)和学生们一起拍毕业照。 通讯员供图

甬早红、甬妃红、甬紫晶,这些以“甬”命名的葡萄背后,是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吴月燕教授团队近三十载的潜心研究。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16年-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吴月燕教授团队榜上有名,团队研究的《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项目荣获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二等奖。

采访这位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的专家,聊起科研,聊起育人,让记者颇为感动。

□记者 李臻

通讯员 向娴华

一粒宁波葡萄的“成长史”

《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项目凝聚着一代农业科研人员的心血。

吴月燕教授向记者介绍,《葡萄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是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项目,于2011年宁波市科技局立项。“项目研究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研究团队自那时开始,在浙江省最早系统的开展冬暖夏湿气候条件下,品种选育、设施栽培技术、营养生理及其采后处理等研究。”

葡萄是宁波市重要的果树种类,但当时吴月燕等科研人员发现,传统葡萄制约宁波葡萄产业发展,有很多问题亟需进一步改良。

她说,宁波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雨量1000~2000mm,年平均日照时数1600~2200h,属于典型夏湿地带,葡萄以鲜食为主,常规为露地栽培,但常规栽培病害严重,宁波葡萄采用大棚设施栽培后才进入规模化栽培。

“适合夏湿地区的葡萄品种匮乏,鲜食葡萄成熟期集中,盲目追求早熟、高产、大果,安全隐患较多,品质问题突出,而且采后处理贮藏保鲜加工等技术薄弱。”

吴月燕团队针对这些关键性问题,开展葡萄优良种质和品种创制、安全生产以及贮藏加工等整个产业链的系统研究,形成系列原创性成果。

这背后,是科研人员日以继夜攻克一道道难关。吴月燕说:“培育葡萄新品种需要很大耐心,100个品种中能有1个用于生产已经是幸运了。”

艰辛付出后,终于有了成果。

项目结合基地建设和葡萄育种、栽培和加工,自主选育结合国内外引种推广鄞红、甬早红等优良品种,研究突破影响其设施安全优质栽培、采后贮运和加工等环节的主要技术瓶颈,解决葡萄从良种选育、苗木繁育、栽培管理、贮藏运输和果实综合利用等产业链中技术关键,实施葡萄安全生产标准化和产业化,提高组织化水平,达到稳定产量,节约成本,改善品质,增加效益,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宁波葡萄已推广至全国各地

在吴月燕教授团队的努力下,甬早红、甬紫晶、甬妃红、鄞红……一株株“甬”姓的新品种葡萄诞生了,而且成为广大市民日常品尝的美味。

吴月燕自豪地说,目前,“鄞红”成为浙江省葡萄主栽品种之一,已推广至全国各地,包括云南、江苏、山东、江西、福建等。同时,甬早红、甬紫晶、甬妃红正处于中试推广阶段。

这组数据足以说明成就:累计推广自主选育的新品种与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25.5万亩次,葡萄营养罐头450吨,累计实现新增产值20.6亿多元,新增利润11.6亿元,相关企业、农户因此受益匪浅。

在学术上,该项目也取得卓越成果,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件,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而且制定技术标准2套。

1986年,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毕业的吴月燕来到浙江农技师专(浙江万里学院前身)任教,一直耕耘在教育一线,作为一名农技方面的专家,她更是把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

这些年来,除了葡萄品种改良,她带领团队还做了其他研究,比如团队在杜鹃花多目标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方面取得很多成就。

2003年,吴月燕作为宁波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员下乡。“科技下乡有力推进了宁波农业产业发展,我们团队响应政府号召,走入农业第一线为农民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做了应该做的事,交了很多农民朋友,很有收获。”她欣喜地看到我市农业在10余年间的变化,也为自己和伙伴们能在其中助力而自豪,“目前我市的葡萄产量、面积和效益都处于浙江省前列,我们也奉献了一份力量。”

用真心、爱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在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学生说,吴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无论是专业指导还是人生引导,还有很多学生说得到过老师的帮助。

媒体链接:http://daily.cnnb.com.cn/xdjb/html/2020-01/17/content_1205814.htm?div=-1





2020-01-10